
嘉義縣生態豐富,是實施食農教育的天然場域,從植栽培育到農事體驗課程,讓學童懂得感恩與惜物。此外,學校作為社區活力再生的發動器,以人本教育及適性發展為本體,建立在地化教育指標,讓嘉義成長的孩子,透過社區踏查,深刻認識家鄉的生態與文化,培養愛鄉的在地情懷,建立對家鄉的認同感,讓家鄉的人文歷史與產業生態成為滋養他成長的沃土
業務項目:●家鄉100問 ●偏鄉中心 ●原住民教育 ●戶外教育 ●海洋教育 ●藝術教育
嘉義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與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課程協作中心於2月23、24日辦理《原住民族歷史轉型正義原住民族議題融入社會108課綱教案撰寫暨部落踏查教師進階場研習營》,研習......
111年部定領域課程原住民族相關學習內容教案甄選競賽頒獎典禮在2月21日在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辦,本次教案徵選的主題為Sinanam,為原住民族噶瑪蘭族語中「學習」的意思......
教育部與文化部5、6日在臺東縣聯合辦理111年「全國教育與文化科長聯席會議」,去年因為疫情和震災關係順延,今日會議中特別頒發教育部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
為落實全民原教及族群尊重、多元文化發展的目標,嘉義縣原住民族教育中心在17、24日規劃兩梯次的「一日族語日」學生部落走讀活動,並擴大原住民教育對象,讓本縣國中小學子了解原民文化......
嘉義縣政府今22日在朴子國中舉辦111年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南區初賽,開幕典禮首先由大同國小帶來具有客家特色的舞蹈,孩子們天真活潑的演出,讓所有來賓眼睛為之一亮,緊接上場的朴......
臺中國家歌劇院於10月5日、6日舉辦「藝起進劇場—舞蹈篇」活動,2022年度嘉義縣近三百位學子特別獲玉山文教基金會邀請,參與5日「藝起進劇場—舞蹈篇」首場包場活動,由永慶高中、......
持續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政策,並開啟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建構工作,支持原住民族教育體系課程發展之知識基礎,以創造一般教育及民族教育齊頭並進的學習環境,兼顧原住民學生一般學科知識及族群文化知識之雙文化能力涵養,培育其成為能立足當代社會亦能擔起族群文化傳承的新一代原住民人才。
進入網站戶外在課程規劃與教學實施上,比教室教學復雜得多,因此需要系統性的規劃方法及完備的推動機制。推動優質的戶外教育需要專業師資的課程規劃能力、豐富多元的場域資源、安全管理專業介入及行政法規配套支持等各面向彼此相輔相成。
進入網站衡國際教育發展趨勢與國內美感教育現況,世界主要國家近年教育與文化政策發展,透過國家層級課程改革、政策推動,及地方層級在地文化實踐,落實美感教育,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美感素養,是教育文化發展重要趨勢。
進入網站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兩階,前九年為國民教育,依「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規定辦理,對象為6至15歲學齡之國民,主要內涵為:普及、義務、強迫入學、免學費、以政府辦理為原則、劃分學區免試入學、單一類型學校及施以普通教育。
進入網站